民族馆> 大百科> 中华英才

白族革命家张伯简

  张伯简(1898—1926),字稚青、红鸿、洪鸿。白族,云南省剑川县人。

  张伯简自幼聪慧,小学毕业后考入大理师范。他学习刻苦,成绩优异,且关心时事,曾领导大理师范的学生与宪兵作斗争。毕业后回到剑川,目睹政治的腐败和各族群众挣扎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社会现实,使他对当时的社会产生强烈不满。1918年,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,他毅然离开家乡,前往广州。经人介绍在一所滇军医院工作,在这里,他看到的依然是帝国主义、封建军阀横行霸道,鱼肉人民的丑恶现象。对民族命运、国家前途,他忧心忡忡,十分苦闷。“五四”运动的爆发,广州学、工、商各界爱国人士的反帝爱国游行示威使他极受鼓舞,坚定了他努力奋斗的决心。他认真阅读《孙文学说》、《爱国报》等进步书刊,汲取新思想,获取新动力。

  1920年10月,张伯简同周恩来、蔡和森、赵世炎等人一起,远涉重洋,赴法国勤工俭学。先后就读于圣坚门中学、博利午工作实习学校。他勤奋学习,努力工作。

  1921年2月,张伯简加入了由赵世炎、李立三、刘伯坚等人发起组织的“劳动学会”、“勤工俭学会”。1921年冬在巴黎加入中国共产党。之后赴德、奥等国考察工人运动,又去苏联入东方劳动大学学习。他利用各种机会进行学习、考察,并把对法、德、奥等国的调查研究写成文章,以通讯形式向国内介绍,还积极参加了勤工俭学学生进入里昂大学的斗争。

  1923年回国后,张伯简在上海从事工人运动。曾任上海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,同时来往于京汉铁路沿线一些城镇从事党的工作,担负《响导》、《中国青年》等刊的送稿、印刷、发行等艰巨任务,并译写《各时代社会经济结构原素表解》、《社会进化简史》等早期宣传马列主义理论的通俗读物。

  1924年,张伯简去广州负责《工人之路》的编辑出版工作。曾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任教。

  1925年后任中共中央罢工委员会书记。1926年,与邓中夏、张太雷、陈延年、苏兆征等人一起在香港、广州领导了震惊中外的省港大罢工。1926年8月,夜以继日、长期操劳的张伯简积劳成疾,与世长辞,年仅28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