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名窑 陶瓷之路

官窑名瓷

  官窑是我国古代由朝廷直接控制的官办瓷窑,专烧宫廷、官府用瓷。官窑始于宋代,有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之分。

  北宋大观政和年间,徽宗在汴京(即今河南开封)建窑烧制御用瓷器,命名为官窑。汴京官窑瓷器胎质细腻,胎釉都纤薄如纸,釉色有粉红、月白、大绿、灰油等。器形有鼎炉、葱管、空足、冲耳、乳炉、贯耳、壶环、耳壶、尊等及一些仿古铜器。不久,由于金兵入侵,汴京被破,官窑也随之终结。

  南宋时在今杭州市凤凰山南麓乌龟山郊坛另设新窑,称“郊坛下官窑”。此官窑瓷器胎为黑、深灰、浅灰、米黄色等,有厚薄之分,胎质细腻。釉面乳浊,多开片,称为“蟹爪纹”,釉色有粉青、淡青、灰青、月白、米黄等。因器口中施釉稀薄,微露紫色,足上却偏赤铁色,故有“紫口铁足”之称。

  器型除碗、盘、碟、洗等日用器皿外,宫窑葵瓣口折沿洗还有仿商周青铜器的尊、鼎、炉、觚等陈设瓷和祭祀礼器。

  官窑葵瓣口折沿洗
  
  宋,高2.8厘米,口径14.6厘米,现藏故宫博物馆。洗敞口折沿,口沿为葵瓣形,壁有凸凹线条,如瓜棱式,口往下渐敛,平底。胎薄体轻,器表施天青色釉,釉色晶莹明润,开较大纹片。器形规整,制作精细,装饰淡雅。

   
无青叶式水洗  天青叶式水洗
  
  南宋郊坛下官窑,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馆。洗口为叶片形状,侈口外撇,平底圈足。胎体较厚,全体均施天青色釉,色泽较深,口沿处带咖啡色。器见外开叶脉状不规则碎纹片,洗内底纹片较大。造型别致可爱,整体清雅非常。

 

汝窑名瓷  哥窑名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