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名窑 陶瓷之路

北朝的瓷器

  北朝的瓷业,由于长期战乱,导致发展迟缓,失去之前那种蓬勃朝气,但南方的青瓷、白瓷、黑瓷由于深受民众欢迎,流传广泛。也逐渐传入北朝。

  北朝青瓷的生产大约始于北巍晚期,主要产地为河北和山东地区。山东淄博塞里窑出土的青瓷胎质粗糙,釉面厚薄不匀,釉色青黄不一,胎釉结合疏松,容易剥落,可知其制作尚未成熟。河北各地发现的北朝青瓷,在工艺上比山东要先进许多,火候颇高,釉色匀亮,薄而透明,风格浑厚质朴,器形以日用器皿为主,制作规整,大方耐用。

  北朝白瓷比北方青瓷出现稍晚,明显带有青瓷的特征,釉色乳浊带有淡青色,可知其釉料中含铁量仍偏高。其胎釉的白度,烧成硬度与吸水率均处于较低水准,与现代白瓷相去甚远。器形有碗、杯、三系罐、四系罐、长颈瓶等。

  北朝黑瓷的出现比南方黑瓷要晚一百多年左右,至北齐时期才烧造出比较成熟的黑瓷。胎质坚硬细薄,制作规整,釉层较厚,色泽漆黑。匀净光亮,最难得的是器形独特,流行宽肩、反弧形收缩、深腹、阔口、无颈、平底,线条挺拔,极具异族情调。
 

鸡首龙柄瓷壶  鸡首龙柄瓷壶
  
  北齐,高48.2厘米,1981年山西省太原市出土,现藏山西省考古研究所。此壶胎质较为粗厚,灰白色,施青釉,釉面光亮润泽闪青黄色。盘口,微撇,高颈,中部稍束,颈中饰四道凸弦纹。流为鸡首,肩后为龙形长柄,龙嘴衔壶口,肩上有对称系两对,鼓腹折腰,缩收平底微向外撇。器身纹饰以对称的莲瓣纹为主,造型秀美,颇具此一时期由北朝向隋过渡的特色。
 

  青瓷仰覆莲花尊
  
青瓷仰覆莲花尊

  北朝,通高63.3厘米,口径19.4厘米,1948年河北省景县北朝封氏墓群出土,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。此尊胎质灰白细密,遍体施青灰釉,色泽光润晶莹。敞口长颈溜肩,深腹,足径部上敛下侈,平底。颈部饰三道凸弦纹和双龙戏珠团花图案,肩部有六个直系,贴覆莲两层,腹部贴菩提垂叶一层,覆莲,仰莲各一层,足径部饰覆莲两层。纹饰华美繁缛,器型丰满盈润,为北方青瓷的代表作。


 

 

德清窑瓷器  唐五代陶瓷